李宗吾/消防員、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協會副理事長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台灣確診病例達28例1死。政府總動員努力防疫慎防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唯專家、學者皆認為台灣仍有進入社區感染風險存在,不可被攻破的最後一道防線為院內感染,醫療體系一旦潰堤影響甚重。但在院內感染之外,被忽略的是「院外感染」因子,即是由消防員兼任救護員為主要的緊急救護體系。
台灣的119緊急救護由消防員擔任。健保卡在經過資料庫合併後可知患者旅遊史,但這卻只能在院內執行。院外的消防員如在民眾未能誠實告知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及群聚史;或是應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者擅自跨境的情況下,等於讓消防員直接暴露在感染的途徑裡。
各縣市消防局目前做法是成立防疫專責隊,只要有確診抑或是疑似病例患者皆由防疫專責隊出勤,也因一開始即有情資顯示,防疫專責隊的防護措施相對完善而感染風險低。但如在民眾刻意隱瞞或無相關情資下,由一般消防分隊出勤緊急救護其感染風險非常高。一般消防分隊如欲提高防疫標準,針對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者即採取較高標準的防疫裝備,這更牽扯到N95口罩、護目鏡、隔離衣、防護衣等防疫裝備是否足夠。依各消防局庫存量來看,完全無法讓一般消防隊皆以高標準的方式執勤,遑論武漢疫情得病者也有無症狀的情形,讓消防隊員防不勝防。
當消防員在毫無完整防疫措施下,如載送傷病患到醫院後,而後院方回報為確診病例時,消防員即應立即隔離。如消防員日後有確診情形,勢必整個消防隊的人員皆須隔離。這凸顯了三個嚴重的問題:
一、目前中央僅有每日調查消防單位防疫裝備的使用量,並未有進一步協助與檢討,且面對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者是否採取較高標準的防疫層級,並無發布一致的規範與SOP,而是由地方消防機關自行處理,在一國多制的情形之下容易形成防疫漏洞。
二、台灣的消防隊普遍上班人數為分隊總人數的一半,一旦有消防員確診,即有一半的消防員須隔離,而另一半消防員則須連續上班到隔離結束。如另一半消防員又有消防員確診,等同是整個消防隊關閉。不僅救護能量受到影響,如果此時發生火災、重大災害時,整個救災能量也受到嚴重影響。
三、目前各縣市消防局因有成立防疫專責隊,故對一般分隊會面臨的疫情狀況尚無完整配套措施。如有消防員須隔離,其隔離地點、軟硬體設施、物資、人力等,並沒有規劃與準備。
消防員為第一線執行救護者,中央應立即統一各地消防機關防疫標準並調查防疫各項裝備是否充足,建立後勤支援管道補足所需。
最後,不論是歐、美或是鄰近各國,許多皆採取救護、救災分立的方式,只是再區分為單位分立或是單位共存,專責分工且精進,少像台灣由同一批人兼任。過去聽聞因為早期消防隊事少,所以才將緊急救護納入消防體系。蔡英文總統曾在民國104年八仙塵爆時即表示緊急救護署的設立是否有再一次規劃的必要,整合到院前緊急救護與到院後的醫療體系。如今在流行病不斷的演化之時,或許應將緊急救護脫離消防體系,才不會間接影響整個國家的救災能量。
本會投書:防疫之戰下被忽略的緊急救護體系




0 comments on “本會投書【防疫之戰下被忽略的緊急救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