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室 桃園市 殉職

20150121(投書)焦點評論: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場火(楊適瑋、王炤程、李宗吾)

焦點評論: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場火(楊適瑋、王炤程、李宗吾)

前年七月,新北市才發生鐵皮屋火警導致兩名警消殉職,昨天凌晨又傳出桃園發生鐵皮屋火警導致六名消防員死亡的案件,對此,我們感到難以置信。無法相信的是,氣暴的陰影尚在,火焰的魔爪卻未曾停歇,在台灣消防人力嚴重不足的時刻,持續不斷的奪走弟兄們的生命。

台灣消防員額之缺乏高達50%,而這巨大的人力缺口,造就了今天必須由資淺的新進同仁衝鋒陷陣,卻沒有一個經驗足夠的帶隊官領導的窘境,殉職的六人之中有兩人才剛分發,也才受過短短的五天職前訓練,這場火可能是他們人生第一場火,也是最後一場。

兩年來,我們不斷走上街頭,但一個個的弟兄卻不斷離我們而去。這個腐敗的體制不只不讓你說真話,整個台灣的消防環境只能以白色恐怖來形容。消防人員平時被社會漠視、不聞不問,卻總在殉職時讓大家驚呼「怎麼會這樣」的主因。

警消安危不如財物

民眾常以「疑似搶救不力」的大帽子等著扣 在消防人員頭上,而民代甚至各縣市長甚少站在消防人員安全角度上考慮,使消防指揮階層在考慮攻擊、撤退及防禦戰術或各戰術間之轉換時,極少選擇「防禦」戰 術,消防人員的安危優先次序甚至被擺在財產的安全之後。國外處理無人命傷亡可能的工廠火警時,不貿然派遣人員進入火場,因大部分鐵皮建築災後都會整棟打 掉,派人進入火場搶救的財物殘值遠遠低於派人進入火場搶救的生命損失風險,所以寧可周界防護而不要冒險進入。

促進會一直在力促各縣市政府補足消防 人力,因為我們知道專業人力分工是降低消防弟兄在火場風險的一大因子;以消防署依法訂定的人力標準,全台消防人力缺一半,缺少1萬5千名,而全台550個 分隊中,23個分隊每天上班人數低於3人,57個分隊每天上班人數4人,70個分隊每天上班人數5人,62個分隊每天上班人數6人,總計四成,212個消 防分隊可出勤人數低於6人,在這種人力配置下,第一現場的指揮官都可能需要拿起瞄子衝入火場、遑論指揮與損害控制。

與美、日、香港相較,國內消防 員負擔的角色與勤務是四倍,火災現場無法負擔安全官人力支出,消防人員受困及位置無人管制、無法負擔緊急救援組(RIT)人力支出、救災人員在大量損耗體 力後無法休息,因為下一個勤務無人分擔執行,在在都增加殉職風險。消防人員的殉職風險與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是一體的兩面,消防人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接觸各縣市 政府,每每都以預算及消防署訓練能量不足來推諉,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就成為犧牲品。

比照飛安事件查明

美國消防人員殉職被視為職場傷害,所以由 職場安全的權威CDC及勞工部組成第三方公正機構進行調查報告(Line Of Duty Death)。而我們的消防人員殉職分析報告是由各縣市消防局自行撰寫,球員兼裁判的角色使該份報告在碰觸指揮戰略、人力分工、裝備器材因素時總會自行迴 避,結論常是閃燃、暴燃、個人訓練不足,將殉職原因歸咎於不可抗力與個人因素,但卻對落實消防制度及人力改革形成阻礙。

因此,我們主張針對消防人員重大傷殘、死亡的案件應比照飛安事件流程,落實根本原因分析,並由無利害關係的第三方公正機構進行調查,由基層消防員參與每一場檢討會議。別再讓消防弟兄枉死:我們要真相!基層要參與!1月23日早上9:30,桃園市政府見!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理事、召集人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121/36340996/

0 comments on “20150121(投書)焦點評論:他們人生的最後一場火(楊適瑋、王炤程、李宗吾)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