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似乎是台灣犯太歲的年度,從年初到現在,災禍不斷,且一次比一次嚴重,不止伴隨大量的民眾死傷,甚至連救命的消防員也陪葬了不少,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些災害發生,但,我們從這些事情中學到教訓了嗎?
2012年8月31號,高雄發起了台灣消防史上第一次稍有規模的遊行,訴求著補足消防人力、合理化消防工時、專業分工;2013年4月6號,五百多名消防弟兄再次走上街頭,一樣喊著補足人力、專業分工、評比改革等類似的訴求.回過頭我們當然要談談最近發生的災害,不論是澎湖空難、高雄氣爆或是高雄氣爆後發生的新北市新店地區的氣爆,其實都可以看出政府部門對於救災資源整合及橫向聯繫嚴重不足。
有事消防員總是衝第一線,卻枯等不到應該有的支援與資源,即便消防員們已經上過街頭兩次,訴求專業分工,可是這些聲音有沒有被聽見嗎?
看看日前發生的(1)花蓮瑞穗鄉公所要求消防員開消防車洗地板、(2)新北市的氣爆就可以知道,其答案是否定的,而這也顯示出台灣社會對於災害是多麼的輕忽與健忘。
台灣是個海島,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大大小小的天災我們時常遇到,或許是因為台灣人習慣面對災害,所以調適的特別快吧?我們總是習慣在生離死別後舉辦祈福晚會;我們總是在風平浪靜之後一起整理家園;我們總是為受難者祈禱、替受災戶感到悲傷、為死傷的救災英雄覆上國旗,但我們卻很少在這些災害之後去思考要如何解決問題,政治人物總是在這些災害之後站上舞台,但現狀卻往往無法改變.身為第一線的消防人員,我相信多數消防員面對自己工作上的困境都能侃侃而談,不外乎是每天上班的人力好少、班表好硬、雜事好多、文書假資料一堆、包了別局處的工作、業務堆的像山一樣高,在你看來消防人員簡直就像草莓,吃不了苦,可是你知道幾乎每個消防員都有過這樣的抱怨嗎?這些抱怨的背後的解決方式其實就代表著,我們長久以來所訴求的「專業分工」和「補足人力」.
高雄氣爆發生之後,我想著,如果在兩年前的那場遊行,我們的意見就被接納,各局處能夠各司其職,專業分工,而不是用「市政一體,請你幫忙」來解決問題,或許不會有這場氣爆;如果處理未知災害不是讓消防員衝第一線發現無法處理再開始聯繫下班的相關單位到場,或許不會有讓不明氣體一直洩漏的機會.災害的種類很多,甚至有可能複合發生,所以防救災應該要跨部會整合,而不是讓消防員事事身先士卒。
台灣第一線消防員其實內心都知道,這樣子的災難,我們目前沒有能力處理,所以我們希望社會大眾給予我們支持,改善消防員的困境,但是,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民是樂觀而且健忘的,我們常被政府給的小確幸滿足.我們在乎油電漲了多少、我們在乎候選人端了什麼牛肉出來、我們在乎搶不到五月天的票、我們在乎跨年煙火的那絢爛一瞬;但我們經常忽略家中電器是否過載、我們未曾注意家中是否裝設住宅火警警報器、我們鮮少關注住家附近的消防隊有多少人力。
是阿,或許在某些人的眼中,消防員是幸福的,有著高薪、公務員福利好、工作穩定、災害又不會天天發生等華麗外表,所以對社會大眾來說,看得到的小確幸的確可以讓大家比較有感,但我們真的能夠忽略與小確幸相比之下毫不起眼甚至沒有人注意的「公共安全」嗎?
高雄氣爆是一場血淋淋的教訓,給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很狠的上了一課,讓大家體認到災害是無法預期,而預防災害並不是某個特定機關能夠一肩扛起的,並且拍胸脯保證許下以後一定不會出事情這樣的承諾,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對於災害的應該要有一定的了解與關注,並監督政府積極解決、釋出資源,才能夠真正提升公共安全品質。
消防員之所以在這兩年間不斷的上街頭、不斷的抗議,為的就是將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告訴社會大眾,不要再被小確幸蒙蔽住雙眼、不要再被拚經濟的口號欺騙、不要再被五彩繽紛的花錢活動滿足,因為在這些包裝華麗的小確幸背後,正在醞釀下一個大災難,請跟我們一起來監督政府挹注公共安全預算,一起來重視公共安全議題。
0 comments on “小確幸下的大災難,81氣爆後的反思(本會投書)”